2025湖北省考面试课程咨询

2021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

在2020年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是国家机关单位选拔公务员职业必考的一门科目,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

湖北公务员考试 微信公众号

湖北人事考试网.jpg

在2020年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是国家机关单位选拔公务员职业必考的一门科目,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资料分析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接下来湖北公务员考试网带大家一起看一下典型行测试题的解题思路。

1.

>2007>年农产品价格增长最快的是(  )月。

A.10

B.9

C.8

D.7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7>%。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占比由>2002>年的>48>.>2>%提高到>2011>年的>57>.>2>%;高新技术产品由>20>.>8>%提高到>28>.>9>%。>2011>年,机电产品进  >753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8>倍;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4630>亿美元,增长>4>.>6>倍。

>2002>—>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顺差>>
>>
2.1.

2011>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为>(  )>亿美元。

A.34869.6

B.23085.4

C.18986.2

D.17434.8

2.2.

2003—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顺差额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9年

2.3.

2002>—>2011>年,我国与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和东盟双边贸易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了>(  )>个百分点。

A.5.1

B.5.3

C.5.8

D.6.6

2.4.

表格>13>个国家和地区中,>2011>年我国与其双边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超过>2730>亿美元有>(  )>个。

A.4

B.5

C.6

D.7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2—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21亿美元

B.2011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实现逆差3327亿美元

C.2009年以来,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善

D.与2002年相比,2011年我国对日本进出口额有所下降

本问卷设计了“在过去的两年中,您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次数是多少”的问题,旨在考察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频次,了解社会性别对参与次数的影响。该问题为单项选择问题,备选答案有六项:零次、1~2次、3次、4次、5次、6次以上。共有1383人进行了回答,其中,男性公民835人,女性公民548人。答案选择情况见表3。

3.1.

通过表3能够得出的最恰当结论是(  )。

A.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差异

B.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影响

C.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

D.不同性别的公民参加政策制定的次数没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不具有重要影响

3.2.

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解释是(  )。

A.女性公民独立的政策诉求更加明晰,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理念日益强化,分外珍惜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

B.大多数女性公民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轻易放弃表达政策诉求的努力

C.在参与人数递减时,使得递减现象也处于低组织化状态,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

D.低组织化状态对女性公民参与人数的递减速度起到了一种缓冲作用

>>根据所给图表,回答下列问题>>>观众与展商每小时入场情况表        (单位:人次)>>
4.1.>>下列哪个时间展商入场人数与观众入场人数相差最多?>

A.27日13点

B.27日14点

C.28日13点

D.28日14点

4.2.>>展期内共有多少人次是在16点和17点入场的?>

A.1029

B.1183

C.1557

D.2326

4.3.>>展期内第二个观众入场高峰出现在下列哪个时间?>

A.27日11点

B.27日12点

C.28日11点

D.29日10点

4.4.>>下列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9点时展区内的展商比观众多

B.11点后入场的展商呈递减趋势

C.27日10点入场者超过半数是展商

D.29日绝大部分观众是10点入场

4.5.

按照该时间入场的观众与展商的比值呈递减趋势的是()。


A.27日15点,28日11点,29日12点

B.28日11点,27日15点,29日12点

C.27日15点,29日12点,28日11点

D.29日12点,27日15点,28日11点

5.1.2009年12月到2013年6月,全国网民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

B.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

C.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

D.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

5.2.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全国网民及手机网民分别增加

A.5296万人,3642万人

B.2656万人,4379万人

C.5295万人,4379万人

D.2665万人,3641万人

5.3.

A.V3>V1>V2

B.V3>V2>V1

C.V1>V3>V2

D.V1>V2>V3

5.4.2012年6月,全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是

A.44.1%

B.29.0%

C.27.6%

D.78.6%

5.5.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1)2013年6月,全国城镇网民比农村网民多42556万人

(2)2013年6月,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比2010年6月提高了12.3个百分点

(3)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每半年较前期都有所提高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解析:

由表直接查找可确定为8月最高,为115.7。

所以正确答案为C。

2.1.答案:

解析:

根据第一段可知>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36421>亿美元,即出口额>+>进口额>=36421>①,根据柱状图>2011>年顺差为>1551>.>4>亿美元,即出口额—进口额>=1551>.>4>②,由①>+>②,可得>2>倍的出口额>=36421+1551>.>4≈38000>,所以出口额约为>19000>亿美元,与>C>最接近。

2.2.答案:

解析:

2005>年顺差额同比增长了>>,>2006>年增长了>,>2007>年增长了>>,>2009>年为负增长,观察三个式子易知,只有>2005>年同比增速高于>100>%,所以>2005>年顺差额增长最快。

2.3.答案:

解析:

根据表格,>2002>年我国与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和东盟双边贸易占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8+0>.>4+1>.>9+0>.>7+8>.>8)>%,>2011>年为>(2>.>0+1>.>2+2>.>2+2>.>3+10>.>0)>%,上升了>[(2>.>0+1>.>2+2>.>2+2>.>3+10>.>0)>—>(0>.>8+0>.>4+1>.>9+0>.>7+8>.>8)]>个百分点,尾数为>0+2+2+3+0-8-4-9-7-8=-29>,尾数应为>30-29=1>,>A>项符合。

2.4.答案:

解析:

>且略小于>7>.>5>%,所以进出口总额大于>2730>亿美元即相当于占比大于>7>.>5>%,观察表格第>4>列,满足条件的有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东盟、欧盟共>5>个国家和地区。

2.5.答案:

解析:

大致浏览选项,>A>、>B>均需要计算,先跳过。

C>项,根据柱状图,可知从>2009>年开始,顺差额逐年减少,货物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逐步改善,正确,可直接选>C>。

验证其余选项:

 A>项,>2002—201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42>1>÷>9=3380>亿美元,>A>错误;

>B>项,根据文字可知,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为>57>.>2>%,由前面题目可知,>2011>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为>18986>.>2>亿美元,所以>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8986>.>2>×57>.>2>%>>18000>×0>.>5=9000>亿美元,而进口额为>7533>亿美元,出口大于进口,实现顺差,>B>错误;

D>项,根据表格,>2002>年对日本的占比为>16>.>4>%,>2011>年占比为>9>.>4>%,>2011>年占比大于>2002>年的一半,且>2011>年进出口总额为>2002>年的>5>.>9>倍,所以>2011>年对日本的进出口额比>2002>年多,>D>错误。

>

3.1.答案:

解析:

从图中的比例不难看出。我们看到在零次制定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女性公民远远高于男性公民(81.9%>66.9%)。男性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比例都高于女性公民,因此说明不同性别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有显著差异,性别对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次数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比较四个选项,概括最全最准确的是选项C,故正确答案为C。    

3.2.答案:

解析:

女性公民参与人数随着参与次数的增多所产生的递减速度较慢现象,这个现象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而我们看到A、B都是对女性公民的肯定,所以A、B正确;而C说“容易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参与行为的递减现象”,与事实不符,所以C错误;D的“缓冲作用”也能说明递减速度较慢现象,所以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4.1.答案:

解析:

4.2.答案:

解析:

4.3.答案:

解析:

4.4.答案:

解析:

4.5.答案:

解析:

5.1.答案:

解析: 由图形部分可得,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全国网民增加42000-38400=2600万人,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增加51310-48500<3000万人,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增加59056-56400<3000万人,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增加45730-42000=3730万人,故全国网民增加最多的时期是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答案选D。

5.2.答案:

解析: 由图形可知,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增加42000-38400=2600万人,排除B,D;由文字部分第二段可得2013年6月手机网民同比增加4379人,C项正确。

5.3.答案:

解析: 有第一段可知,2012年全国光缆线路长度净增268.6万公里,达到1480.6万公里,则;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净增11233.8万户,达到182869.8万户,则;互联网宽带增长率V3=36.7%;综上可知V3>V1>V2,答案选A。

5.4.答案:

解析: 由第二段可知,2013年6月,农村网民规模达16500万人,同比增加908万人,则,2012年6月农村网民人数为16500-908=15592万人,由图可知2012年6月全国网民人数为53760万人,则所求为15592/53760≈15600/53760≈29XX%,B项正确。

5.5.答案:

解析: (1)2013年6月,全国手机网民占27.9%,则城镇网民占1-27.9%=72.1%,则城镇网民比农村网民多59056×(72.1%-27.9%)=59056×44.2%=26xxx万人,错误。

(2)2013年6月,全国手机网民占44.2%,2010年6月为31.8%,则所求为44.1-31.8=12.3个百分点,正确。

(3)由柱状图可直接看出,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每半年较前期都有所提高,正确。

综上,本题选择C项。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北人事考试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hbrsks.cc/?id=8951
2025湖北省考面试课程咨询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400088802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